2025-01-13 10:01:00
NO.1门头保护
商家在进行商业活动时需要有销售渠道,无论是实体店销售还是网上销售,店面招牌、门头都是重要的表现形式。而店招需要通过35类去保护。35类相当于企业的招牌,是进行商标注册时必不可少的类别!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您的品牌目前尚在发展初期,只在产品上使用,还未来得及注册35类。那么他人是可以注册35类,并用将您的品牌名字使用在超市、卖场、市场、店面门头上。只要不在您注册的产品上使用这个名字即可,他人可以在法律保护下名正言顺的使用您的品牌。在市场上合法侵权事件屡见不鲜,相信大家也听说过很多,在这里小编就不一一列举了。
NO.2连锁加盟-特许经营的商业管理
另外,35类有一个服务叫做特许经营的商业管理,比如说,某企业或者某自然人有一个商标,他可以自己用,也可以许可他人使用。如果他开的连锁店铺不一定都是直营店,在许可别人使用的时候,某企业或自然人对这些店铺进行商业管理,那么他提供的这服务就是特许经营的商业管理。
企业发展需要连锁加盟,需要给加盟商提供加盟管理服务,这自然决定了,你想要做连锁,你想要自己的品牌不受侵犯,你想要做大做强,35类自然而然所有企业都是必须注册的。
NO.3电子商务,商城,网络平台必需类别
35类作为万能商标,其包含的范围非常之广,包括广告、商业经营、商业管理等、电子商务、通过网站提供商业信息,为商品和服务的买卖双方提供在线市场等,关系到互联网公司的广告宣传、商业咨询事务等方面,因此在这个类别进行商标注册对互联网公司非常重要。从单一产品到发展成卖场,35类是必然的选择,如3503为商品和服务的买卖双方提供在线市场,替他人推销等。公司通过经营,做大做强,成立了自己独立的电商平台,建立了自己的商城,这时候没有35类是寸步难行。
NO.4防御使用,防止品牌被破坏
企业发展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如果你发展的好,难免不会有蹭名牌的投机者靠你辛苦创造的知名度来销售他们自己的产品。如果对方正好销售的是伪劣低质量产品,消费者认知的却是您在销售,市场影响传播速度足以让你的品牌瞬间灭亡。好处被别人拿走,弊端只能由你自己承受!
尤其是做零售、批发等商品销售的企业,更是不能忽略第35类商标的注册。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产品,需要在市面上进行推广销售,就需要在这个类别先注册一个商标!当然,只是在产品上面注册这个商标,没有在第35类注册,也是可以销售的;只是,如果以后有他人抢先将产品商标在第35类注册成商标,然后用商标名字开店,销售其他家同类型产品,那就很容易造成公众混淆,带来极坏的品牌影响。
大家普遍认为,在商标界,35类商标绝对算的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有人说它是“万能商标”,也有人说“一日不注后悔终身”,也有甲方在注册几年后质问代理人,为什么当初不多坚持一下劝他注册了35类,也有很多企业因35类打了好几年的官司,这都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案例。关于35类的重要性也不用太纠结,只需要明白一点,没有法律支撑,这个名字凭什么就能属于你独有呢?有了法律的保护,企业才能发展的更加稳妥!
恶意通知商标驳回,大家谨防被骗!
近来,越来越多的商标申请人反映经常接到一些陌生号码打电话通知商标驳回了,其中有一部分后来真的收到了驳回通知书,还有一部分商标根本没有驳回。对于申请人来说,有人通知商标被驳回了很是惊慌,病急乱投医,导致上当受骗的情形也不少。
近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布了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北京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在商标局官网未曾下发正式驳回通知的情况下就通知申请人其申请商标被驳回,涉嫌以不正当手段扰乱商标代理市场秩序。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现责令该公司改正违法行为,并决定处罚如下:警告;罚款:20000元。
为什么商标局明明没有下正式的驳回通知;却偏偏有人能未卜先知,提前通知申请人商标被驳回?
关键是,人家到底是通过什么渠道,提前得到了消息?又是通过什么渠道,拿到了申请人的联系方式?
接下来,我们分析下这三种情况
1、 商标局是国家行政单位,一般不会以任何口头的形式进行通知,大多是采用信函,通知书的形式通知给原商标代理机构,所以凡是自称商标局或商标局某单位的人,可以直接肯定,一定是骗子!直接挂电话即可。尽管商标局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及采用相关的手段打击这种行为,虽然有了很大的成效,但仍有个别不法人士无视监管,招摇撞骗。
2、 号称某某商标代理公司的人通知驳回,他们一般借用某些分析软件,判断被驳回的可能性,然后逐一通知商标申请人,甚至号称有“内部关系”、“商标局合作”“A级代理机构”等等这些公司。这种通知一般是概率性的,你的商标不一定真的驳回了,他们在做的时候往往会诋毁你原来的代理机构多么没实力、多么不专业,驳回了都不知道等等的情况,从而获取申请人的信任。如果到时候申请人的商标真的驳回了,那么,他们就会借助之前的吹嘘,来印证他们的神奇实力。岂不知,这只是概率事件,那些商标真的遭到驳回的申请人一定会对这些代理机构的实力深信不疑。接下来,借助申请人的信任与对原代理机构的诋毁,他们就开始让申请人进行驳回复审,或以“包过”、“保成”等名词来向申请人索取费用。
3、商标申请时的原代理公司通知驳回,他们对驳回的通知,一般都会发送驳回通知书给申请人,上面有商标局的红章,这样才足以采信。如果没有通知书,仅仅以口头的通知,也是不足采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