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他人是否侵犯自己的专利权,可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入手:
1、确认专利有效性
专利需处于授权状态且在保护期内(从申请日开始计算: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10年和外观设计专利15年),未因无效等原因失效。可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查询专利状态。
2、分析被控行为性质
实施行为:未经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进口专利产品或使用专利方法。
行为目的: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私人使用或公益用途一般不构成侵权。
3、技术特征对比
全面覆盖原则:将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逐一比对,若完全相同或等同(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相同功能、效果,且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则构成侵权。
例外情况:若被控方案包含额外技术特征,但未改变专利核心特征,仍可能构成侵权;若缺少专利权利要求中的必要技术特征,则不构成侵权。
4、审查抗辩理由(不被视为侵权的几种情况)
现有技术/设计抗辩:被控技术方案属于现有技术或现有设计,不构成侵权。
权利用尽:专利产品售出后,后续使用、销售等行为不视为侵权。
先用权:在专利申请日前已制造相同产品或准备制造,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使用。
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使用:不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科研实验行为不侵权。
5、收集证据
收集侵权产品实物、照片、销售记录、合同、广告宣传资料等,必要时可申请行政机关调查取证。
若存在争议,建议咨询专业专利代理师或律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